返回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中國環境報:全國每年產生五百萬噸廢鉛蓄電池,如何管理?我國將建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製度

發布時間:2019-3-25 8:27:00  閱讀數:23585

3月21日-22日,由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通博TBET集團聯合舉辦的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環境管理培訓班在浙江省湖州市開班,政府管理部門、高等院校、鉛蓄電池企業、環保公司等單位近40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及學員齊聚一堂,探討廢鉛蓄電池行業環境管理。

我國是鉛蓄電池生產和使用大國,產量占到了世界近一半,每年約有500萬噸鉛蓄電池報廢。廢鉛蓄電池可利用率高、再利用價值大,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礦山”。全麵加強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利用,提升跨區域轉運水平,是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環節。

在培訓班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的專家,先後解讀了《廢鉛蓄電池汙染防治行動方案》和《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製度試點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等20個試點地區,鉛蓄電池領域的生產者責任延伸製度體係要基本形成,廢鉛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製度體係初步建立,有效防控廢鉛蓄電池環境風險;試點單位在試點地區的廢鉛蓄電池規範回收率達到40%以上。跨省(區、市)轉移廢鉛蓄電池的,鼓勵省級生態環境部門之間開展區域合作,簡化跨省(區、市)轉移第I類廢鉛蓄電池審批手續,試點期間對試點單位跨省(區、市)轉移申請可進行一次性審批。

山東省固廢管理部門分享了相關管理經驗和做法。為實行信息化、精細化管理,山東省投資40萬元開發建設了全省廢鉛酸蓄電池收集和轉移管理信息係統。他們按照編碼規則,對所有收集站、暫存點進行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唯一獨立的編碼,並固定於二維碼製作、識別係統及全程網絡監控係統。通過信息係統,實現了係統提報、係統審批、係統跟蹤,同時也為企業、群眾“零跑腿”“少跑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

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通博TBET集團,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綠色智造、規範回收、循環發展的經驗和做法。蘇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專家先後講授了廢鉛蓄電池行業的現狀、處置新型技術等;浙江、遼寧省固廢管理部門先後分享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建立收集管理體係的實踐經驗;駱駝集團、超威集團的代表也在培訓班上發了言。

 

來源:中國環境報

網址: